3月16日,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本次年会由河南省教育厅指导,郑州科技学院承办。来自教育界与企业界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谋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省教育厅原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自锋,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曹克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水潮,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学勇,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郑州轻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俞海洛,郑州科技学院董事长刘文魁等出席大会。
曹克舜宣读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别荣海致省高等教育学会的贺信。别荣海在贺信中指出,省高等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牢记服务宗旨,强化服务意识,在服务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省委、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决策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我省正处于深入贯彻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的关键时期,希望学会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聚焦国家和我省的重大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发挥好桥梁纽带和智库平台作用,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碰撞思想,为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朱自锋在讲话中以“鼓点”为喻,充分肯定了省高教学会过去一年的突出贡献;以“看点”为线索,全面回顾了2024年河南高等教育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以“痛点”与“难点”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我省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以“高点”“起点”“重点”“亮点”为指引,强调锚定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目标,全力落实教育强省规划纲要、举办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深化“双一流”建设、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等十项核心任务;以“人工智能+教育”这一“热点”为契机,呼吁高校主动拥抱新技术,推动教学范式革新与学科交叉创新;以“落点”为依托,因道而行、因形而行、因势而行、因需而行,为强化保障体系、筑牢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提出了具体举措。
刁玉华作学会年度工作报告。他表示,学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服务的办会理念,牢记办会宗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举办高端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建制度、创特色,初步形成了以服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学术研究交流和垂直服务政务为两翼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工作格局。就学会2025年重点工作,他提出,一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要加强学术建设,打造学术品牌。办好学术交流活动,启动第二批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用心用力办好《中部高教研究》期刊。三是要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四是要加强质量建设,争创省一流学会。五是要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学会文化底蕴。将文化铸会作为长期的任务,稳步推进。
刘文魁出席会议并致辞
省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唐多毅作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
本次会议采取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黄河科技学院执行董事杨保成,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华小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胡昊等4位专家受邀在主会场作学术报告。会议还举行了理事会增补调整表决。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处长杨学勇,政策法规处(民办教育处)处长徐军保,高等教育处处长闫治国,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岳德胜,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一级调研员史文生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分会场作相关工作报告。
阜阳师范大学副校长黄云志等12位专家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分会场作学术报告。
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全省各高校负责教学、学科和专业建设、科研、研究生教育的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省高教学会的高级顾问、分会负责人、常务理事、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各内设机构(中心)、分支机构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代表共50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