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面向混合式“金课”的智慧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发布者: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发布时间:2022-04-20浏览次数:1093


一、成果简介:

本成果是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以及落实国家智慧教育政策和河南省智慧教学三年行动计划的创新实践,成果针对各高校普遍存在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和智慧教学实施方面的突出问题,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践中构建了混合式“金课”评价体系,在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中实践研制了智慧教室建设规范,在教师教学方法培训中实践提炼出了“5+X”智慧教学方法体系,开发了30个培训课例,经过32个省份3所高校的实践与推广,创新了智慧教学理念,解决了广大教师智慧教学方法创新应用不多等4个制约智慧教学发展的问题,对提升教师智慧教学创新能力和育人质量均有显著的实施效果,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和改革成果。

二、成果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1.构建混合式“金课”评价体系,解决教师对混合式“金课”的理解从教学方式和目标作用的宏观层面向课程建设的微观层面认识转变,以及缺少混合式“金课”建设的操作性指导与效果诊断的评价体系问题。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了混合式“金课”评价体系假设,编制访谈提纲,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邀请不同学科主持省级以上混合式课程的教师和高教领域专家参与调研,广泛征询意见,保障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评价体系构建过程采用四轮德尔菲循环法,主要包括第一轮开放式调研、第二轮评价式调研、第三轮重审式调研和第四轮复核式调研,最终构建形成了混合式“金课”评价体系,为“金课”建设确立了操作性指导依据。

2.建设专业化示范性的智慧教室,解决对智慧教室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清,建设中重技术重外观轻教学功能,技术运用泛化的问题。本成果提出了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思维可视化、体现课堂互动、实现精准测评”智慧教室建设的四个原则,制订了智慧教室建设规范,以此定准了智慧教室的功能,避免技术运用泛化问题。学校近3年投入专项经费1120万元,建设了精品型智慧教室40个,基础型智慧教室比例达到了80%,示范引领了智慧教室的建设与发展,智慧教室建设效果如图1所示。

1 智慧教室

3.构建“5+X”智慧教学方法体系,解决智慧教学创新应用方法不多,把智慧教室当多媒体教室使用,智慧教室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本成果提出了教学目标高阶化、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活动情境化、教学流程灵活化、教学决策精准化、教学评价过程化、教学活动协作化、评价反馈即时化八个智慧教学的特征,以此构建了“5+X”智慧教学方法体系,包括个性化教学、协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可视化教学与生成式教学5个教学策略和“X”所指的与具体教学对象、课程内容、智能技术相匹配的30个智慧教学方法。

4.设计开发“5+X”智慧教学方法案例,解决智慧教学方法示范案例少,无法观摩学习,智慧教学方法推广缺少支架的问题。本成果把“5+X”智慧教学方法与学科相结合,采用鲜活的动画方式设计开发了30个视频方法案例,许多教师都是在观摩学习并在教学中实践本系列方法后获批了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或获得河南省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特等奖,代表性方法案例如图2所示。

2 代表性智慧教学方法视频案例


三、创新点

本成果是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的成功实践,查新查重复制比为4.6%,创新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构建了混合式“金课”评价体系,是对混合式“金课”本质性认识的创新和深化。

国家在提出建设混合式“金课”时只明确了“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和“两性一度”的目标作用,并没有制订混合式“金课”的评价体系,出现了对混合式“金课”建设的多种理解,影响着混合式“金课”的建设质量,本成果构建形成了混合式“金课”评价体系。

2.构建了面向混合式“金课”的“5+X”智慧教学方法体系,为教师开展智慧教学提供了可选择可参照的方法。

本成果构建了“5+X”智慧教学方法体系,主要包括个性化教学、协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可视化教学与生成式教学“5”种教学策略,以及每种教学策略所包含的30个智慧教学方法,如分层教学法、Jigsaw拼图法、团队列名教学法、情境演示教学法和案例研究教学法等。本成果构建的方法体系和设计开发的方法教学案例为教师开展智慧教学、实施智慧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支撑。

四、实施效果

2018年实践应用以来,本成果为智慧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一流课程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引领学校形成了智慧教学改革的氛围,促进了智慧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本成果超前谋划落实了《河南省智慧教学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智慧教学方法的培养对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创新、课程建设,甚至是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联动效应,取得了扎实改革成效。学校于2021年被评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全国55所高校,河南2所)和河南省首批智慧教学示范校、智慧教学评价研究实验室,成为首批双入选的唯一高校。

2.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改善,学校排名持续提升。

 ①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持续提升,如表1

1 河南师范大学教发指数排名

年份

全国大学排名

地方大学排名

师范大学排名

2019

134

58

19

2020

126

50

18

数据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https://www.cahe.edu.cn/site/index.html20219

 ②根据中国大学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来看,本成果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有明显效果。近3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显示,河南师范大学的全国大学排名从180位上升到94位,全国师范大学排名从24位上升到12位。

3.教师智慧化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均有提升明显。

在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以2019年为例,全省57所本科高校共设特等奖28人,我校6名教师参赛,其中4人获得特等奖,2人获得一等奖,全省排名第一。对学生开放式的调查结果表明,97.06%的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90.37%的教师能够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这些结果说明,本成果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五、推广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

1.本成果在省内外3所高校推广应用

2019年以来,河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3所省内外高校学习借鉴本成果,有的借鉴了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方法,有的参照建设了智慧教室,有的引用智慧教学方法案例进行教师培训,应用单位一致认为,本成果能够扎实推进智慧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2.社会影响

1)本成果制订的智慧教室建设规范被写入《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智慧教室建设指南》,为全省高校建设智慧教室,开展智慧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借鉴参考。

2)本成果在省内部分高校智慧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先后有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安阳师范学院等省内8所高校来校考察学习交流智慧教室建设和智慧教学方法。

3)为发挥成果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除推广学校外,先后受邀到郑州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19所高校做智慧教学能力提升和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培训49场次,1.6万名教师或教学管理工作者参与培训,如图4所示。

4 到受邀学校做报告

3.成果推广网站是https://www.htu.edu.cn/jxcgsb/,推广与服务栏目如图3所示。

      

3 成果推广网站

本成果获得了河南省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其中,智慧学习环境与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前期研究获得2018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编号:G-2-2018019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编号分别是:豫教〔201623960号、豫教〔202009128号)。发表CSSCI教学改革研究论文4篇。获得国家级教学项目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9项,其中,国家和省级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等6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