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简介
由河南中医药大学许二平教授牵头,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共同完成的《基于中医药专业核心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本成果以课程为中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从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入手,围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课程建设、运行机制、教学范式标准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三环节二核心一导向”的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标准范式,构建了课程建设团队,搭建了课堂教学和考试信息化平台,完善并加强了过程性考核,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和学习积极主动性,运行八个学期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各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成果主要内容
一流课程双万计划背景下,各高校相继开展五类金课建设,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课程建设、运行机制、教学范式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自2017年起,我校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基础之上,以课程为中心,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从课堂教学革命和考试改革两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用灵活高效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与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考试管理手段,保障优质课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该成果建立了“三环节二核心一导向”的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标准范式。“三环节”即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标准范式覆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教学资料、课堂互动数据、形成性成绩、终结性成绩形成链路互通。“二核心”即以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为核心,形成性考核贯穿全过程;“一导向”即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标准范式
构建了课程建设团队,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围绕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成立了课程设计、课程主讲、课程录制、教研、培训、课程助教及课程质控七个团队,对课程建、用、学、管各环节进行精准服务。获批《生物化学》等5门国家级线上课程,《临床中药炮制学》等3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
课程团队建设
搭建了课堂教学和考试信息化平台。将课程教学资料、线上形成性成绩、线下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学反馈等环节串连起来,形成了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服务平台。完成最近六个学期的考试管理和考务工作,并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
课程服务平台
三、成果应用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该成果系统研究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通过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和规范化的考核体系,督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应用成效显著。该成果研究期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37项,获得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省级特等奖5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
第二届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该成果的研究和应用,加深了教师对教学内容重构、一流课程建设、课程翻转课堂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的理解,帮助教师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点,明确教学改革方向,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有效促进教学相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果推广期间,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专业素养高、教学技艺娴熟的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共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3项。
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
(三)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学校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入手,将教学资料、线上形成性成绩、线下过程性评价、线下终结性评价、教学反馈等各个环节串连起来,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建立以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服务平台,依托平台科学高效地完成八个学期的课程运行和考试改革工作,规范课程线上线下过程性评价管理和终结性成绩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和学校考务信息化水平,教学管理部门荣获河南省教育厅评选的“出彩教务处”。
出彩教务处颁奖仪式
四、成果的创新点
(一)创新了混合式课程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标准范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环节,课程考核是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成效检验的重要手段,把握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核心环节,建立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范式标准,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工作主线。该成果从教学和学生两个层面建立了创新性的“三环节二核心一导向”的课堂教学和考试体系标准范式,“三环节”即覆盖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实现教学资料、课堂互动数据、形成性成绩、终结性成绩形成链路互通;“二核心”即以课堂教学和考试改革为核心,对过程性考核标准进行完善,提高过程性考核比重,提出并实施考核成绩“三个60%”,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有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一导向”即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了课程建设团队体系和运行机制
成果围绕课程建设构建设计、课程、录制、教研、培训、助教、管理等七个团队,持续优化和完善团队运行机制,协同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成立课程设计团队做好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课程建设规划;成立主讲团队负责规划课程和知识点,科学编写录制脚本;引入录制团队进行课程录制、剪辑、编辑;成立教研团队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教学活动探索教学方法改革;组建培训团队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内容进行培训;招募助教团队辅助主讲教师与其他相关指导教师完成与本课程相关的任务,建立完善合理的线上线下助教团队考核标准和管理体系,涵盖人员遴选、岗位职责、技能培训、工作考核、津贴发放等各方面;成立质控团队对课程建设实施评审验收,严格运行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各团队协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在线观看时长、习题、测试、作业、互动、分组讨论等,使过程性评价落到实处。
(三)创新了课堂教学和考试信息化平台
该成果构建和开发了以课程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信息化平台,平台功能贯穿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把教学资料、线上形成性成绩、线下过程性评价、线下终结性评价、教学反馈等各个环节有机串连,利用信息技术科学、高效地完成每学期的课程期末考试管理和考务工作。利用信息化平台不断规范线上线下过程性评价管理和终结性成绩管理,使各教学活动环节数据流形成闭环,打破教学活动各环节中教学数据相互独立的壁垒,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多纬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管控,减少人为干预因素,严格规范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能有效提升高等院校考务信息化水平。